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為什麼孩子沒耐性,不專注呢?


潘蜜拉杜克曼Pamela Druckerman (著有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 她婚後從美國搬到法國住,發現美國小孩和法國小孩有很大的不同,美國方式養大的孩子很難做到自我管理和控制,一不如意就耍脾氣哭鬧,尤其是在餐館,很沒有耐性,既沒有耐性等食物上來,也沒有耐性等家人吃飽,尖叫、吵鬧、搞破壞、到處亂跑。

所以美國速食文化非常普遍,因為有小孩子的家庭很難好好在外面慢慢的享受一餐美食,只能帶到速食店,速戰速決。相對的,法國同年紀的孩子卻很懂得自我控制,可以耐餓,可以等待,會靜靜的坐在兒童餐椅上,既不尖叫也不哭鬧,乖乖的等食物一道一道慢慢的上桌,跟父母同享愉悅的一餐。

台灣現在看到越來越多類似上述的美國孩子-常無理取鬧的小霸王。成因有很多,列舉兩種常見的:
1.    雙薪家庭越來越普遍,父母皆有全職工作,平常孩子只好託管給安親班、托兒所、老一輩的家人等。因為父母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所以感到內疚,想要儘量的彌補孩子。而且因為相聚時間少,感情較淡,所以也急著想要博得孩子的認同與愛。因此寵愛萬千,孩子喜歡吃雞腿,即使全家聚餐只剩一條雞腿,媽媽也馬上雙手奉上。如此也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偏食。現代的孩子因為愛吃大魚大肉、甜點、零食,不愛青菜雜糧,所以很多從小就開始有便秘的問題,而且體味難聞,身體虛胖、體力差、過動無法集中精神。

2.    很多老一輩的管教方式較為嚴格,較沒有給孩子自由表達的空間,常常動輒以體罰為懲誡。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不打不成器、小孩子有耳沒嘴、不許頂嘴、沒有權利說不,這樣父權高壓式的管教方式,是現在30幾到50幾歲的人常見的成長背景。

所以當這批人成為父母時,他們容易呈現兩種極端的管教孩子方式,一種是傾向過度尊重和溺愛孩子--對自己內在小孩的代償式的彌補。另一種是使用當年父母管教他們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這是他們最熟悉的方式--但因社會文化的變遷,體罰及極權的管教方式,在現代很容易在親子之間起極大的衝突。如何在這兩種極端裡拿捏得當需要用智慧。

現在常見的草莓族、啃老族,如果仔細詢問會發現很多是從小就被照顧的無微不至。餓了一哭,馬上就有奶喝;想要什麼,父母(或照顧者)馬上就會回應。家裡去哪裡吃飯或去哪裡玩樂都會先詢問孩子意見,都聽孩子的指示。所以養出來的孩子完全沒有同理心、耐心、孝心(因為都是父母對孩子很孝順)、只會予取予求、脾氣扭、翻臉比翻書還快、常上演三秒鐘落淚發飆的演技、也沒有抗壓力的能耐。

Walter Mischel - Marshmallow test沃爾特·米契爾的棉花糖測試是最有名的心理學研究之一。在1960年代,米歇爾(當時是史坦福大學的教授),他把幼兒園的學生一個接一個的單獨留在一個房間,並發給他們一塊甜點(他們可以任選下列的其中一種:餅乾,麵包,或棉花糖)。實驗者告訴這些孩子,他們可以選擇馬上吃掉這個甜點,但是如果他們願意等待15分鐘,當實驗者回來的時候,他們將會多獲得一個甜點。

米歇爾追蹤了這群學童直到他們長大成人,他得到驚人的發現:他發現為更好的結果而能夠克制自己等待15分鐘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他們的學業成績較為優良,專注力和推理論證能力更強。而在數十年後,他們的身體較為健康,在職場上更為成功,他們的婚姻關係也更為美好。

所以,這個表面上看起來像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實驗,但它的背後卻隱藏著深遠的意義。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能夠培養自我控制、耐心等待、馴服自己的衝動慾望,他將來也比較能夠克制自己不要輕易放棄學習、考試、工作或有婚外情等,他的人生可以更好地生活。能夠忍耐的孩子,即使在有壓力的環境下也不會輕易的崩潰或放棄。

很多父母的管教方式是不斷的對孩子說不:不可以跑、不要吵、不要亂動、不要煩、不要鬧等等,但孩子也會學著說不。比較好的方式是跟孩子說‘等一下‘。孩子肚子餓了,跟孩子說再等一下,吃飯的時間還沒有到。媽媽講電話,孩子吵著要媽媽幫忙拿東西,不要急著罵孩子不要吵,到旁邊玩去,而是說等媽媽五分鐘,讓媽媽把話說完再來幫你好嗎?如果只是跟孩子說不要吵,他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他當然還是不停的吵吵鬧鬧。

孩子精力旺盛,一定每天要讓他們有發洩的管道,讓他們能夠增強體力,所以固定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學校的操場、籃球場等讓他們跑跑跳跳發洩多餘的精力、伸展手腳,讓身體活絡舒服了,孩子才能夠靜下來專注。

從生活的食衣住行細節中慢慢的培養孩子的耐性、抗壓性、獨處的能力等。從小就要不斷的訓練。沒有經過不斷的訓練的孩子,不會突然有一天就開竅得到耐性,變的專注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