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a better diet’一種較好的飲食


今天受邀到慈濟大學去跟全國國際學生交流營分享‘a better diet’一種較好的飲食。我從自身健康、環境健康、一切有情生命的快樂健康等觀點,來跟他們分享什麼樣的飲食才會帶來自他與環境的最大利益。年輕孩子的心真的很善良和單純,分享完後很多的孩子都決定要嘗試改變他們的飲食態度了。

以下是聚集一些外國同學的提問與分享,因為會議整體都是用英文,我把它們翻成中文:

分享一(外國學生):我很愛吃肉,無肉不歡,平常很容易覺得累,常常無法集中精神讀書,尤其是飯後一定昏沈想睡覺。昨天來到了慈濟,晚餐吃的是蔬食,我發現昨晚精神特別好,飯後竟然還有精力看兩個小時的書,這是前所未有的。今天早上醒來也特別有精神,真的很不一樣。原先我還不知道是因為我的飲食改變的原因,今天聽了演講我才恍然大悟,看來,我真的得要改變我的飲食了。

提問(台灣學生):我已經吃素10年了,但是我的身體並不好,我容易跌倒,胃也不太好。
答:吃素不一定保證會健康,尤其台灣一般素食的習慣並不是很好,愛用很多素料,偏重黃豆再製品,味精重等問題,所以吃素也要懂得如何吃的健康才會健康。至於容易跌倒,大多時候是因為心不在焉,走路時還想東想西,所以容易被絆倒。愛吃肉的人走路不專心也是容易跌倒,所以這跟吃素或吃肉並無關係。 至為胃的問題主要跟情緒很有關連,容易緊張焦慮或吃東西太快,愛吃冰涼食物等,胃都不會好,這也是跟吃素毫無關係。

一位大陸內地來的同學提問及分享如下:“遵循道德”、“愛他人”,到底有什麼好處?我在台灣生活的經驗讓我對“遵循道德、愛他人",這兩點的“好處”感受較深。第一,人和人之間的關愛,好的公共秩序讓我生活的很舒服;第二,這種”氛圍“讓我覺得人和人之間的交流、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的,我不會像以前這麼著急,總覺得要追求個什麼個人能看得見的東西來聊以安慰。但我懷疑,若我回到原來內地的環境中,這種“感受”能否依然是我堅持關愛他人、遵循公共準則的有力的論據?因為環境的影響力是潛移默化且最有力的。

答:遵循道德、關愛他人的最大好處是利益自己。因為生活的很有道德與充滿愛,我們才可以真正的尊重自己、接納和愛自己。做出不道德的傷天害理、沒良心的行為會讓我們無法打從心裡的尊重和接納自己,也會看輕自己。 更無法感到心安,時時刻刻擔心如果東窗事發或讓他人知道怎麼辦?也會害怕被我們傷害的人,萬一真的出事了怎麼辦?這樣的寢食難安怎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呢?很多的黑心食品製造者、貪贓枉法的人,最後東窗事發都是悔不當初的,但是為時已晚。 這樣的行為是自害害他。
我們的生命如果都能遵循道德,關愛他人,我們可以感到很心安,也睡得很安穩,所以最大的利益者是自己。當然,如此做法不僅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是雙贏的局面。 
不管大環境如何,他人如何,我無需批判或抗拒它們。我只依據自己良心做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我的生命自然會充滿光和愛,當我們可以尊重接納和愛自己時,自然能夠寢食皆安,喜悅快樂和自在。


過去也曾經有人提問:這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人類最強,所以動物應該讓我們吃才對,更何況我們養牠就是為了要吃牠。
答:歷史上,我們曾經有過黑奴或奴隸制度、有納粹的集中營、南京大屠殺、殖民地等,在當時的人類集體意識看起來,較強大的國家或較有錢的人應有權利去操控他人的生命,甚者奪取他人的生命。 但是,隨著人類文明越來越進化,集體意識也隨之改變,我們會開始反思,如此的行為是應當的嗎?帶給其他有情緒感受的生命體殘暴與苦難是正確的嗎?(動物跟人類一樣,都是有情緒的,被殺時會感到極度恐懼,被傷害時會生氣甚至報復,養過小狗小貓的都會清楚知道動物是有情緒、有感受也有愛的)。

我們對強者的定義也會慢慢從暴力為王的希特勒、史達林、薩達姆海珊轉成有能力扶弱濟貧的人如特蕾莎修女、巴菲特、證嚴法師、還有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這陌生的土地無所求的犧牲奉獻馬偕博士、馬雅各醫生等。

集體意識的轉化是自然而然的,無論目前選擇何種飲食習慣的人,我們都要抱著尊重、平等和愛的態度彼此對待。生命自會成長與學習,生命的本質也沒有所謂的高低,所以無需強求也無需批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