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沒有恐懼的愛


最近一位很有錢的朋友來家裡小住幾天,我發現他並不快樂,而且壓力很大。相處幾天後才明白他的不快樂來自於他的生命中有不少的不安全感,也缺乏了愛。 例如:平常我們在家裡幾乎都沒有鎖門,有時只出去一下也不會鎖門。他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可以不鎖門呢?這太危險了,他得要鎖上好幾道門外加警報系統才會覺得安全。

還有對金錢的不安感,即使那麼有錢了,他還是害怕會不夠用,他認為步入老年時,會需要很多很多錢。例如:需要長期照護的護理人員,一天可能得要輪三班、需要龐大的醫療費用、需要僱用司機因為行動不便也無法自己駕駛、需要幫忙煮飯清掃的人等等,加上人工可能越來越高,所以自己現在得要努力賺錢,才能未雨綢繆。

因為對生命有太多的不安與恐懼,所以壓力很大,也花很多時間在努力賺錢存錢,而非陪伴家人和活出自己生命的意義。他說他很羨慕我們,雖然沒有任何房產也沒有太多財產,但是活的很輕安自在快樂,也有很多我們愛和愛我們的人。他很好奇為什麼我們不會擔心未來呢?

我與他分享,不擔心被偷因為家裡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更何況物有物命,原本不屬於我,所以我無法控制物品會那時候敗壞。它該壞就會壞,不是我可以控制的,我只是有使用的權利而已,沒有所有權或控制權,所以我無法命令一個物件不要壞掉(例如命令我的車‘不准損壞‘)。

該歸我使用的,別人拿也拿不走,不該歸我使用的,即使求也求不來。
例如:有些人摩托車連鑰匙都插在上面,忘了拿下來,也不會被偷。有些人摩托車買了一台又一台(還是中古車),層層上鎖卻還是不斷的被偷。萬事萬物(包括人的生命)自有其因緣,沒有強求就不會有得失的痛苦。

至於對老年生活的不安與恐懼也幾乎沒有。生命該走就會走,但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充滿愛-愛人與自愛。我們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提升自我與他人,讓更多人生命更美好、充滿更多的愛,所以我們的生命也很美好,得到很多的愛。當我們平常有病痛的時候,我們懂得透過內觀清楚的觀照,不怨、不恐、也不氣,心平氣和的面對,不斷的練習活在當下。

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一樣24小時。我願意花時間在那裡,我的成就就會在那裡。如果我花了很多時間賺錢,想著賺錢,努力賺錢,那我的成就就會是懂得如何賺錢的知識(至於會不會有錢,那還要牽扯到有沒有福報的問題)。如果我的重心是美容,那我願意花很多時間上美容院、整形、健美、健身、買漂亮衣服等等,那我的外貌會比沒有用心經營外在的人來的精雕細琢。

如果我的重心是健康,那我會願意花時間買好的菜,和自己煮健康食物、注重適度的運動、調整壓力,而不是菸酒不離身、餐餐外食速食、熬夜不運動。

如果我們的重心在經營溫暖的家庭,那我會花很多時間瞭解陪伴我的家人,與家人共度美好的時光,擁有很多美好的記憶。如果我們生命的重心是自愛愛他,那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幫助自己和他人內在的成長與提升。

所以我們花時間在那裡,那裡就會有收獲。

當我們年老病重時,我們需要的不是只有看護的照顧,我們也會需要被人關懷和愛。但是,當我們年輕時不懂得對人付出關懷與愛,我們年老時會很難得到關懷與愛。如果我們年輕時只懂得汲汲營利,我們年老時就只能靠錢來過活。

很多人認為努力賺錢供應孩子讀好學校、學習才藝、吃好穿好用好,要求孩子考試要考好,要練鋼琴、小提琴等才藝,要這樣和那樣種種的要求是在愛和關懷孩子,那我們老的時候孩子也會如是做。孩子會努力賺錢讓我們可以住好的醫院或老人院,要求我們應該要多運動、多吃蔬菜、不要這樣那樣種種要求,他們也會認為這是在愛和關懷我們。

但是讓孩子感到幸福與被愛的不是我們讓他讀好學校和強迫他學習才藝等,而是我們願意花時間跟他說故事、陪他到海邊玩堆沙、帶他去公園野餐郊遊、傾聽他說學校的大小事情等。就如同讓年老的父母感到幸福的不會是讓他住進好的療養院、或幫他請個二十四小時幫傭、強迫他吃昂貴的健康餐、保健品,或是強迫他每天都要去健身房運動30分鐘;而是我們肯陪他聊聊天、帶他出去走走、跟他吃頓飯、看場電影、逛街旅行,尊重他生命和生活的選擇自由。所以我們如果用錯方式愛孩子,孩子也不會學到充滿愛心的方式好好愛我們。

有部影片是加拿大的廣告:你的最後10年會是怎樣?值得我們好好思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sNDFb2l8Iko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