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壓抑的來源?


最近看到不少朋友分享這個影片:壓抑的來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8E0lG8_wus
這個影片容易造成更多社會的亂象和分離,所以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其實,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帶有些許本影片所說的反社會人格者和社會人格者的特質。就像有些父母很會鼓勵讚美別人的孩子,但是對自己的孩子卻常常批評、貶低,因為不希望孩子因被誇獎而尾巴翹起來,不再進步。

片中說’反社會人格者只贊同破壞性的行為,並打擊建設性和助人的行為或活動’。那讓我們反觀一下我們的言語、思想、行為是反社會人格者還是社會人格者呢? 舉些例子:

1. 我們的媒體和大多數人面對播報的社會新聞是批判性多還是建設性多呢?
2. 我們對政府所做的一切是建設性的提議多呢還是毀滅性的謾罵多呢?
3. 對於同儕的成就和被上司的誇讚,我們是真心的歡喜祝福?還是充滿羨慕妒忌呢?
4. 當我們開車被超車時,或趕著上班走路時前面剛好有漫步的人,我們是心平氣和的面對,還是心中暗罵呢?

片中也提到,反社會人格者總是習慣性地選錯攻擊對象。如果輪胎輾到釘子而漏氣了,他就會咒罵同伴,或非問題來源的導因。要是隔壁的音響太大聲,他會踢貓來發洩。我們是否也常犯此錯誤呢?舉些例子:
1. 工作被老闆罵憋一肚子氣,回家後看到孩子還沒寫完功課就在看電視,於是就對他們大發一場脾氣。
2. 太太東西買貴了,跟商家囉嗦半天還是不能退貨,回到家看到屋子亂七八糟,先生翹著二郎腿看電視,孩子也跟著看,就更生氣,不斷罵東罵西,連八百年前的老賬都搬出來了。

片中山達基的想法很容易造成大眾的共鳴,把自己所有不幸的遭遇或情緒推卸給別人,排擠特定的人。但這樣的做法無法讓自己進步,也很容易造成社會和家庭的亂象。如果我們認定家人或上司/同事是反社會人格者,我們會陷入更痛苦的狀況,因為我們無力改變(我們無法改變血源的事實,親人永遠是親人,我們也可能無法馬上換到另一個滿意的工作)。

所以這樣的二分法則只讓社會更加的分裂,更加的不祥和。事實上別人如何看你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我們本來就無法取悅所有的人)。如果別人看輕自己,但自己不看輕自己,這對自己就不會造成任何負面的影響。別人批判自己,但自己懂得利用此批判來反思和鼓勵自己更進步,這對自己反而會是正向的激勵。

所以我們的情緒和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這樣的認知才能夠讓我們做自己的主人。如果認為自己的情緒是他人的問題,這樣的認知會讓我們完全交出自己的自主權,讓自己操控在他人的手上,這樣的意識也會讓我們淪落於受害者的意識,無法自拔,只會不斷的怨恨排擠別人,分離他人與自己。

別人亂穿我們的衣服,我們可以誠實但友善的告知對方,她得要先徵求我們的同意才能穿我們的衣服,請她脫還給我們,我們無需為此生氣或與對方交惡斷絕交往。我們要學習如何適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讓對方知道,畢竟不是每個人的想法做法都一樣,無法要求他人得要他心通我們的感受。

當我們不往內反思自己,反而往外怪罪他人,這是受害者意識的形成,會讓我們生命處在無力的狀況,不可不慎啊。

一個有主見,有自信的人自然不會受到他人的影響。沒主見、沒自信、容易自我批判的人,自然也容易認同他人對自己的批判。所以外在不過是我內在的反射,無需二分法他人,也無需怪罪排擠他人。

生命的喜悅與和諧不是來自於對他人的厭惡、排擠或分離,而是來自於愛、尊重、善解和包容

沒有留言: